:::

窟門東壁

第11窟的外壁,中央開明窗與拱門,明窗與拱門之間鑿一大佛龕,東西部則佈滿未經規劃的大小佛龕,可見當初未按原定計劃完工。此處所見為拱門東壁,與窟外壁同樣佈滿未經規劃大小不一的補鑿龕像。壁面多處風化漫泐,現存上半部的龕像多為外方內尖龕,外圍矩形的上端懸掛圓形垂幕,尖拱圓楣龕的龕楣多見七佛坐像;龕像主尊有坐佛、二佛與交腳菩薩,龕柱兩側有脇侍菩薩各一身。坐佛造像有著褒衣博帶式與通肩式兩類袈裟,前者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自太和十年(486)開始推動,於太和十八年(494)頒布全國的服裝改制。由此可見,這幾鋪造像具備了雲岡石窟二期窟後期窟的特色;此外,雲岡石窟褒衣博帶式袈裟,目前所知最早出現在太和十三年(489),也可作為這些龕像建造年代的上限。另一方面,出現在龕楣的七佛,較少見於雲岡石窟早期窟,為二期窟流行的題材,最早應該即是開始於本窟(第11窟)。(編撰/范雅竹)
典藏編號: 
YG0426
Contributor author: 
林保堯
地點: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第十一窟
攝影日期: 
200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