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永續策略報告書
環境永續策略與作法:
-
目標與共同原則
-
目標
- 提昇校園生活品質的同時,降低校園整體的能資源消耗。
- 有效利用再生能資源技術,提昇非再生能資源的替代率。
- 減少校園的排廢及公害。
- 提昇設施及設備的使用年限,降低生命週期的環境成本。
- 有效管理山坡地生態環境,使其接近原始自然及穩定狀態。
- 以合作及教育方式,推廣並促進金山地區社群參與法鼓大學的環境永續政策。
-
共同原則
- 運用各種空間、設備、營運管理的策略及方法,以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
- 以被動式設計為原則,以對應或利用自然環境條件,來減少能資源的使用。
- 監測環境、能資源、及使用狀態資訊,定期訂定量化的目標。並讓使用者充份了解,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 資源及設施應盡可能共用或集中管理,提高使用率並減少建設。
-
目標
-
管理
- 設立專責的設施管理中心,負責校園設施運轉的監控。
- 依第12節監測記錄環境資訊,並以即時的方式,在校園電子布告欄系統公告。提供促進環保的教育資源,增進大家對環境永續的認知程度。
- 宿舍寢室、教學及行政單位以適當的能源責任分區設置數位電錶,讓建築物的使用者能即時得知能源使用的狀況,及節約用電的效果。
- 提供與社區共用的設施,或與社區共用既有的設施,以減少地區整體的人工設施量。
- 對建築物的使用者及非技術管理者有一份簡單的指導手冊,使他們能了解建築物的運作方法及環保指標。
- 建築規範、建築系統、景觀設施均考慮低維護需求、或高維護效率。
-
健康
-
光環境
- 居室盡可能地自然採光,並設置可由使用者操作的日光調節裝置。
- 有系統地計畫室內照明,依實際需要及相對照度概念規劃,降低設計照度。
- 室內照明使用高性能的控制器,以有效地只照明所需的地方、所需的時間、所需的量。
- 照明採用長壽、高效輸出的光源及燈具。
- 盡量採用自動感應裝置,控制邏輯應符合使用者的生活習慣。例如停車場部份照明採感應式啟閉裝置,節省電力。
- 盡量使用再生能源,例如景觀的指示性照明採用太陽能發電的LED燈具,可節省電力及管線設置。
- 簡化燈具選擇,使一種燈具運用在多種領域,不但可降低運輸成本,減輕人力成本。
- 居室的照明適當地區劃成可以個別控制的小區。
-
空氣
- 居室盡可能採自然通風,在非空調季節利用外氣調節室溫,並使新鮮外氣供應充足。
- 大型空間應用空氣浮力特性,利用高窗、排煙窗、或排煙設備先排除室內熱空氣(外氣冷房)再開啟空調,以減少空調耗能。
- 中型以上空間的外氣引進全面使用全熱交換器,以減少空調耗能。
- 經常性空調空間在非夏月時利用外氣冷房,減少空調耗能。
- 冷暖氣設置依照不同空間及不同的熱負荷來劃分區域,外周區及內周區能分別控制。
- 依各空間的使用特性及控制方式,選用不同的高效率空調設備。
- 大空間外氣控制及停車場機械通風採CO/CO2濃度偵測啟停裝置,節省電力。
- 盡可能減少使用含有有機揮發物的家具和材料。
-
光環境
-
能源
-
建築節能
- 建築物開口盡可能採深遮陽,以減少日輻射熱得。
- 大面積玻璃窗採用高隔熱性能的玻璃,以及百葉遮陽。
- 提高屋頂隔熱性能,非供活動用的屋頂全面綠化。
- 東西向的外牆提高隔熱性能,或避免鄰接居室空間。
- 所有空間之開窗率均逐一檢討,盡可能地設置雨庇及紗窗,使全天候都能開窗自然通風以調節室內溫度。
- 建築群的座向及開口盡可能配合基地地形風向,並保持良好的通風路徑。
- 建築物入口避免朝向東北方,或設置風除室,以減少冬季進出建築物時的熱損失。
- 採高氣密性之門窗,減少夏季空調耗能及冬季熱損失。
-
能源有效使用
- 按能源管理責任區域或樓層分設數位電錶,以監視記錄用電量。
- 設置電能監控系統,在用電高峰時策略性地卸載部份照明及空調設備。
- 監控系統結合門禁及排程系統,可由設施管理中心啟閉照明及空調設備。
- 熱水全面採用熱泵,其廢冷回收至公共空間之空調系統,或供機房設備冷卻使用。
- 空調、泵浦等全面採用變頻設備。
- 合理化配置中水、雨水系統,以重力供水方式供較低高程的區域使用,節省泵浦動力。
-
再生能源
- 採用太陽能光電設備,以市電併聯方式供部份用電量。
- 地質條件允許時,應用地冷作為空調系統的冷卻裝置。(金山校區不適用)
-
建築節能
-
交通運輸
- 擬定旅程計畫,對CO2的排放量高的交通方式加以限制,對低碳的交通方式提供各種便利的鼓勵措施。
- 提供校園至金山市區及校外停車場的接駁交通工具,減少自行開車或騎車的需求。
- 定期檢討交通運輸狀況及需求,調整旅程計畫及運輸服務。
- 停車空間集中設置,校園內其他道路原則禁行汽機車。必要之搬運、工作、接駁車輛採用電動車輛。
- 道路及動線優先考慮適宜步行的鋪面及遮蔭。
- 自設垃圾壓縮貯藏裝置,減少垃圾車上山清運的次數,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及減少廢氣。
-
資源
-
水資源
- 使用符合省水標章規定的節水器具。
- 各建築物使用數位水表,監視記錄用水量。
- 盡可能地儲存利用建築物屋頂所收集的雨水。
- 沖廁使用的是宿舍區回收的中水(洗澡水、洗衣水)。
- 景觀澆灌使用的是建築物收集的雨水。
- 景觀植物選擇本地或本土原生種、或適合本地環境的低維護品種,以減少澆灌用水量。
- 其他資源
-
水資源
-
材料
- 建築盡量使用乾式隔間,減少結構負荷、及混凝土、磚牆的使用量。
- 建築立面避免使用繁複或高耗能的表面裝修材料。(金山校區)
- 室內壁面裝修(不易污染的部份)以水泥漆粉刷為主,並盡量使用符合綠建材標章規定的塗料。
- 盡可能使用耐久性高或是使用回收資源製造的材料。
-
土地利用與生態
- 基地保留30%原始地形及植生(金山校區)。
- 整地採用自然邊坡、加勁擋土牆、或塊石疊砌擋土牆,維持高孔隙率並加以綠化成為生態邊坡。避免使用混凝土擋土牆。
- 景觀植物選擇本地或本土原生種、或適合本地環境的低維護品種。
- 景觀施肥以自製堆肥為主。避免使用農藥、殺蟲劑、除草劑。
- 非供活動用的屋頂全面綠化,並選擇耐旱、低維護的品種。
- 設置調節池以延遲大雨洪峰,並減少夾帶流入河川的泥砂。
- 非供汽車通行的鋪面採透水工法,屋頂設置綠化植槽,以增加基地保水量,減少地表逕流。(註:山坡地不適用深層保水措施)
-
排廢與污染物
- 所有生活雜排水及污水均接管至自設污水處理廠處理排放。
- 校園內分棟分層分區設置垃圾分類回收桶/室,以電動搬運車集運至資源中心壓縮貯存,再交由清潔隊每週清運一次。
- 廚餘及落葉全部回收自製堆肥。
- 配管全面採明管及可維護的管道間設計,延長管線生命週期。
-
環境監測與指標
- 監測記錄背景環境的狀況,包括基地的風、雨、日照、空氣因子。
- 監測記錄基地內的能資源使用狀況,包括用水、用電、再生能資源。
- 監測記錄基地內空間及設施的使用率狀況。
- 監測記錄基地的出入往來交通狀況。
- 監測記錄山坡地生態環境及安全,包括地下水、坡地穩定、動植物種。
- 監測記錄基地的廢棄物量,包括固體、液體、氣體廢棄物、資源廢棄物。
- 公告上述量化環境指標,並定期訂定改善目標及策略。
- 記錄及追縱改善措施的效益,做為後續改善或發展的參考。
- 環境指標的量化方式應盡可能與國際標準相同(例如換算成排碳當量),以利評估研究工作及資訊經驗分享。
- 盡可能達成環境會計的平衡。
-
環境管理組織
- 成立校級的環境管理組織,指導資源運籌處及設施管理中心落實環境永續措施。
- 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環境管理系統。
-
願景及展望
- 目前人類發展及生活方式所使用的能資源,多數為不可再生的。要使人類發展與環境達成永久的平衡,初期必須先盡力減低耗能及排廢。隨再生能資源技術的發展,最終期望能達成接近整體零耗能及零排廢的永續狀態。
- 第一階段由校園開始實驗及示範,第二階段推及金山市區的教育及生活設施,然後將金山鄉納入法鼓大學的環境永續社群。最終期望法鼓大學能作為全國的典範,並與全世界分享經驗。
法鼓大學的環境永續政策定位: 在20世紀末,人類已經體認到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唯有全球共同致力於永續發展,整合環境與發展議題,才能實現全體人類的基本需求、提昇生活水準、保護管理好生態環境、創造更安全繁榮的未來。
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永續發展」概念包含了環境、經濟、與社會的永續性。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WCED)將「永續的發展」定義為「能夠滿足目前的需要,但不減損未來世代滿足他們需要的能力」。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將這些永續性議題具體化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2002年的地球高峰會再次把永續發展訂為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之一。
而明確的科學証據顯示,人類目前的生活方式正以遠超過自然所能再生的速度在消耗有限的資源。這正是我們目前急需做到的: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使人類發展所消耗的資源與自然所能再生的速度平衡,以達到穩定的環境經濟狀態(steady-state economy),進而朝向永續的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努力。依據Agenda 21的精神,法鼓大學的環境永續政策從地域及社群的具體措施開始實踐。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