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院
建構環境保護學術理論與實務根基,兼顧人文與科技平衡;
重視環境倫理與心靈環保,培養永續發展人才。
使命願景
法鼓大學是一所實踐 聖嚴法師提倡「心靈環保」的大學,環境學院以實現及推廣這項理念、培養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人才為宗旨。環境學院致力於將學術研究與環保教育融合,使智慧與心靈同步增長;並且關懷社區、社會與群眾,達成環保的終極人文關懷,以增進人群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環境學院各學程以探索環境保護議題為重點,研究環境、社會及經濟聯動的永續發展課題;從心靈環保出發,結合環境科學與工程實務,探討環境發展願景;以人文關懷為基礎,發揮宗教慈悲為懷、民胞物與精神,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的環境保護專業人才及環境資訊傳播人才。
發展方向
一、環境生態保育與心靈環保整合之研究
環境保護與心靈環保乃是一體的兩面,過去學術探討較強調前者的重要,然而若未能基於人性與人文關懷,則研究層面與成果必然有所偏失。因此,須要由人群與環境及環境生態系統整體的互動關係,才能找到生態與環境發展的正確方向。本院以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為基礎,進行心靈環保、生態保育與環境發展的整合研究。
二、永續發展理念及環境政策實踐之探究
環境教育研究為免流於空洞理論的探討,應與相關環保政策結合,並據以建構實踐策略,培養推動人才並落實行動實踐,才能符合法治主義與社會正義原則,並且為國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找到平衡點。「永續發展」是永無止境的福祉理念,更是本院研究探討的重要方向。
三、學校社區與自然生態環境教育之建構
法鼓山近年來推動三大教育:「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深切展現對生態與環境教育的關注。此不僅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涵,同時也必須能與社區結合,形成新環境理念,並對自然生態與環境變遷關懷。因此除從事「社會服務」之外,更以能積極推廣理念及能致力生態環境保護於鄉梓社區為培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