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第六窟
穿過目前雲岡石窟的入口處,也就是清代修建的山門,第一眼所見,即為搭建於第6窟外部的木構漢式樓閣建築。第6窟位於雲岡中部石窟群,從第6窟往西,5、6、7、8、9、10等等諸窟,東西相鄰,兩兩形成三組雙窟,前外壁都採雙塔一碑的形制,說明了他們的時間相近。據金皇統七年(1147)《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記載推測,學者以為,這六窟都是孝文帝遷洛之前所規劃營造,屬於雲岡第二期窟。其中,第6窟的佛像幾乎都換上了褒衣博帶式袈裟,呼應了孝文帝太和十年到十九年(486-495)的服制改變。另有研究指出,雲岡石窟出現褒衣博帶式袈裟的時間上限不早於太和七年(483),而第二期大型窟鑿造竣工時間又不晚於太和十五年(491),因此,做為第二期窟晚期成熟窟的第六窟,營造時間可能介於太和七年到十五年之間。 第6窟窟前的五間四層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重新修建,窟旁壁面的木構遺跡,可能是遼代十寺的殘痕。窟門口有四身力士,都經後代泥敷。窟門上方有明窗,東西側壁各有一思惟菩薩龕。窟內中央的中心塔柱,頂部齊抵窟頂,塔高約15米。塔身的四面都分成上下兩層,上層龕的主尊都是立佛,下層造像各各不同,分別是南面的結跏趺坐佛、東面的交腳菩薩像、北面的二佛並坐與西面的倚坐佛。研究指出,下層造像的配置,具有釋迦、彌勒與二佛的三世佛意涵,中心塔柱又具有多賢寶塔的性質,因此上層四尊立佛,代表聽聞釋迦說法的十方諸佛。四壁布局秩序井然,由上而下分成五段,第一段有飛天、伎樂天等,第二段都是大型立佛龕,第三段多為坐佛龕,第四段為佛傳故事,第五段是供養人行列。第六窟壁面安排的空間概念明顯,第一段顯示諸神所在的天界,第五段的俗世圖像代表了地界,使得窟頂與窟底相互呼應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宇宙。(編撰/范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