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窟
雲岡中部石窟群,從第5窟往西,5、6、7、8、9、10等等諸窟,東西相鄰,兩兩形成三組雙窟,前外壁都採雙塔一碑的形制,說明了他們的時間相近。據金皇統七年(1147)《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碑文推測,學者以為,這六窟都是孝文帝遷洛之前所規劃營造,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大約鑿建營造於北魏文成帝死後,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5-494)的這段時間。除此之外,還有第11、12.、13這一組窟,也是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研究指出,就窟制與風格而言,可以推論這一組窟的營造年代,大約接近第9、10窟,在第6窟完工時,第11窟中心方柱與壁面小龕還在補鑿,可見未按當初規劃完工。還有學者以為,第11窟經過二次雕鑿工程,最初的工程只完成了洞窟的大致模樣,沒有開龕造像;由造像記看來,在太和七年到二十年間,吸引了大批僧俗信眾,進行了中心方柱與壁面的補龕造像活動。關於第11窟工程的中斷,有論者以為,該窟為曇曜教團規劃,由於馮太后排擠曇曜教團,導致工程中斷;也有人以為,曇曜並未受到馮太后排擠,該窟的供養人是受到馮太后暗殺的獻文帝人馬,因為發願者遭到不測,一時之間無人膽敢繼續工程而中斷。 第11窟的外壁,中央開明窗與拱門,明窗與拱門之間鑿一大佛龕,東西部則佈滿未經規劃的大小佛龕。壁面上方崖面存有一列梁孔,也曾發現溝紋磚地面,學者以為,這些都是木構建築的遺跡,可能是《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所指,遼代的十寺遺跡。 主室呈矩形平面,平棋頂,中央立有齊頂梯形方柱,是雲岡石窟最早的中心柱窟洞;中心柱的四面都是上下開單龕,上層龕除了南面為交腳菩薩,其餘三面都是二佛並立,下層龕都是立佛,只有南面為一佛二菩薩的三尊像,其他三面都是單尊像。東、西與南面等壁面,佈滿未經規劃的大小龕像,西壁出現的七身立佛龕,是雲岡石窟大型窟洞所首見。此外,東壁上層南側的太和七年(483)「邑義信士女等五十四人造石廟形象九十五軀」銘記,是雲岡石窟最早的紀年造像記,也是現存最早的邑義團體造像記;同窟還有太和十八年(494)「妻周氏為亡夫造釋迦文佛彌勒二軀」,西壁的太和二十年(496)造像記,以及外壁的太和十三年(489)銘龕,這幾則造像記都是雲岡石窟早期的造像記,具有相當的文獻價值。此外,學者以為,雲岡石窟原為皇家出資鑿造的功德窟,如雲岡石窟一期窟,以及二期窟前期的7、8、9、10等窟,至於雲岡石窟首見,在第11窟大量出現,由僧眾信徒集資鐫建的小型龕像,則是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開始世俗化與大眾化的趨勢。(編撰/范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