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岡中部石窟群,從第5窟往西,5、6、7、8、9、10等等諸窟,東西相鄰,兩兩形成三組雙窟,前外壁都採雙塔一碑的形制,說明了他們的時間相近。據金皇統七年(1147)《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碑文推測,學者以為,這六窟都是孝文帝遷洛之前所規劃營造,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大約鑿建營造於北魏文成帝死後,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65-494)的這段時間。除此之外,還有第11、12.、13這一組窟,也是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研究指出,就窟制與風格而言,可以推論這一組窟的營造年代,大約接近第9、10窟;此外,這一組三窟,除了第12窟有按原計畫完工,第11、13窟在雲岡石窟二期窟晚期窟的施工下限之際,都還有陸續補鑿工作。 第13窟的外壁,中央開明窗與拱門,明窗與拱門之間三個小佛龕並列,東、西部則佈滿未經規劃的大小佛龕。壁面上方崖面存有一列梁孔,也曾發現溝紋磚地面,學者以為,這些都是木構建築的遺跡,可能是《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所指,遼代的十寺遺跡。 主室呈橢圓平面,穹隆頂。北壁的壁面風化殘泐,雕刻大型交腳彌勒像一身,東、西與南面等壁面,則是佈滿未經整體規劃的大小龕像;南壁出現的七身立佛龕,與第11窟西壁的七佛立像,都是雲岡石窟大型窟洞所首見。此外,學者以為,雲岡石窟原為皇家出資鑿造的功德窟,如雲岡石窟一期窟,以及二期窟前期的7、8、9、10等窟,至於雲岡石窟首見,在第11、13窟大量出現,由僧眾信徒集資鐫建的小型龕像,則是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開始世俗化與大眾化的趨勢。(編撰/范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