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第二十六窟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第26窟(本窟編號根據日人長廣敏雄與水野清一)為四壁重龕的窟形,南壁殘毀大半,東、西與北壁等三壁,最上層有一列三角旗幟與坐佛列,壁面分上下層開龕,每層有兩龕共開四龕;平綦窟頂,方格內浮雕蓮花等。東、西與北等三壁的龕像,龕龕差不多均大,都是有菩薩脇侍的三尊像龕,北壁上層兩龕都是交腳菩薩盝頂龕,下層都是坐佛尖拱龕;東壁上層的南龕崩毀,北龕是坐佛盝頂龕,下層龕都是坐佛尖拱龕;西壁上層都是盝頂龕,南龕是交腳菩薩龕,北龕為坐佛龕,下層龕都是坐佛尖拱龕。整體而言,壁面的上層龕都是盝頂龕,下層龕都是尖拱龕;尖拱龕的龕楣還有七佛浮雕,延續雲岡石窟二期窟的流行題材。造像面容與軀體消瘦拉長,佛造像都著褒衣博帶式袈裟,懸裳舖垂座前,交腳菩薩的坎肩式披帛在腹前交叉,坎肩兩端微微翹起,這些樣式都是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常見風格。(編撰/范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