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千佛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此外,雲岡石窟三期窟除了主要分佈於第20窟以西的中小型窟龕,還有第1、2、4窟以及第14、15窟等中型窟室;第1、2窟是塔型窟,第4窟為三壁三龕窟,第14-15窟都是千佛窟,這些中小型窟室同樣具有三期窟特徵。小龕則見於第4-6窟與第11窟以西崖面的小龕,還有雲岡石窟一期窟與二期窟也多見第三期補刻小龕,如第11、13、16、17、18和18窟都可見到;學者以為,這期小龕,單像龕日益簡單,並列龕出現了新的組合,重層龕複雜化,雙塔的布局數量增多,和同期的四壁重龕式窟相似。(編撰/范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