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鼓大學籌備處學術交流分享第二場

法鼓大學秉持跨領域整合的教學特色,從今年9月開始,教務研發組規劃由籌備處四個學院的師資團隊,定期舉辦學術交流分享活動,以分享彼此的學術成果與聞思歷程。

9月24日上午,由人生學院陳平坤老師擔任主講人,主題為:「《碧巖集》裡的禪思想與禪行為」。

陳老師從大學時代起,便對東方哲學思想懷抱熱忱投入之問學志趣。在東方哲學思想領域中,由於佛教經論卷帙浩繁、理深辭奧,因此,涉及佛教學說的研究,向為極難深造有得的課目之一。

陳老師在本次學思交流活動中,依據號稱「宗門第一書」的《碧巖集》(也稱《碧巖錄》)第1?5則,引領與會者進入中華禪門的「安心」堂室,一窺禪宗教法的非凡作略。

《碧巖集》乃是宋代禪師圜悟克勤評唱雪竇重顯所集百則禪門公案的著作;書中所關心的課題,厥為「如何才能『安心』」。若用禪宗傳統的話來說,便是「怎樣明心見性」或「怎樣開悟成佛」。

陳老師的講說,透過菩提達摩與梁武帝問答佛法的故事,先從人心不安之所由切入,接著轉而談論中華禪門反思自身行事的有所得心態、以及與之相對的無所得心態,然後則是歸宗於禪師超越種種固執見識、二元看法的修學精神,以此帶領與會者見識禪門祖師的教學風範。

自古以來,中華禪門宗師特重「以心傳心」之教授,強調身體力行,因此,對於語言、文字,多有批判乃至輕視之談。際此,關於禪門公案、禪師問答到底有何意義或價值的問題,便對初識禪宗門風的學人,構成一大疑難。

在會中,楊蓓老師便提及禪宗倡言「不立文字」,然而卻成為留下文字最多的宗派。禪門文字翻來覆去,固然有其趣味,但以修行角度而言,倘若泥在文字禪裡,豈不是將會忘了禪法修學之最終目的乃在於「絕待」?楊老師以他的經驗指出:每個人在生活中領略禪法都是相對的;而對一名禪修者來說,卻必須打破相對情況,方才能夠躋身於「絕待」狀態。

陳老師的回應,則指出「絕待」不能獨自成立,而是仍然有待於「相對」。雖然語言、文字不是禪宗教學主旨,但是透過語言、文字的適當導引,才好帶領學人踏上禪門的實踐路程,因此,語言、文字之於禪法修學,並不必然總是構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