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菁英薈萃法鼓文理學院 研修佛教與東亞文化

結合講座、研討會、演講、論壇、參訪等進修形式,為期9天的「2018佛教與東亞文化國際寒期研修班」,於1/13在法鼓文理學院揭幕。18、19兩日進行四場青年學者論壇後圓滿閉幕。來自23個國家地區,130多位學者、研究生以及博士後研究青年菁英薈萃一堂,為道心、學業精進互道祝福,期望同創佛學研修的寬廣未來。

在青年論壇進行前,主辦方法鼓文理學院、聖嚴教育基金會、廣州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論壇,邀請陳金華、James Robson、Barend ter Haar等國際學者,進行雙語演說;中研院廖肇亨、廣州中山大學龔雋、法鼓佛教學系廖本聖、政大謝世維、輔大林佩瑩等著名的宗教學教授,也應邀為學員帶來專題講座,開拓學員的學習視野。會中也首度舉辦「禪學國際研討會」與禪修體驗,學習項目極其豐富。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鄧偉仁表示,此項迄今已10屆的研修活動,從2008年起陸續在洛陽白馬寺及著名佛教聖地舉辦,透過陳金華等教授的號召及參與,以及對學員的嚴格篩選、協助發表出版,因此成為國際間別具影響力的佛學聚會。目前約有近百位結業學員,已成為推薦優秀學生來此參與研修的大學教師,讓漢傳佛教的研究發展得以生生不息。 
 
在以漢傳禪佛教為特點的法鼓山,研修班特別安排禪學為研討主題。鄧偉仁老師舉例說,哈佛大學教授Robson的演講,就在引導學員省思,如何看待現代禪修運動和傳統禪修內涵差異;而在海外學人認識臺灣漢傳佛教學界的同時,也有助於臺灣提升對國際研究的認識、教學研究的能量。因此法鼓文理學院師生們也參與主持、講評,盼望未來此會定期在該校舉辦。
 

保加利亞籍的Severina Balabanova說,以往並未仔細研究禪學,聆聽Robson教授闡述禪的脈絡發展後,開啟她從不同角度認識禪佛教,尤其教授和學生間的互動答問,均能掌握要點,讓學習內容極具價值,使她感到此行收穫頗多。曾於2010年到法鼓文理學院找資料的謝維娜還說,見到新校園令她格外開心,同學們也認為校內圖書特藏豐富,適合在此深入研修。

 

論壇圓滿後,法鼓文理學院還為難得造訪寶島的學員,規劃佛寺和文化古蹟參訪。校方表示,本次研討會將產生英、中兩卷論文集。英文卷收錄英文著述的論文,也包括數篇非英文論文的英譯;中文卷將在臺灣或大陸出版,除了中文論文外,還將收入所有非中文論文的漢譯。學校也歡迎各國學者來此善用禪悅的環境、豐富的書藏,在佛學領域上深造學習。
 
 
◎圖:施純泰 20180119
◎文:張曜鐘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