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懷伯璋教授,虔祝乘願再來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法鼓文理學院前學群長陳伯璋(1948-2018)榮譽教授2018年5月13日凌晨因為心肌梗塞送醫院急救,上午2時30分往生。老師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之大學院教育因緣甚深,其學問與德行令人緬懷,我們虔祝他早日乘願再來。

2018年4月8日,法鼓文理學院校慶,承蒙老師慈允,讓我們有榮幸舉行榮譽教授頒贈典禮。伯璋老師之獲頒感言:「跟法鼓山的因緣,要感謝在座的台灣大學陳宏宇教授,1991年我們從英國倫敦大學回來,由他引薦會見師父,所以跟師父開始結緣,接著要籌設法鼓人文社會學院,這十多年來陸陸續續參與籌設工作,提供意見,這段因緣感謝師父,1992年擔任花蓮師院校長期間,師父親自至花蓮瑞穗為我皈依,此殊勝感念在心,與師父結的緣,能夠不斷的進行,不斷的護持。」

從1993年開始,老師擔任學院籌備與規劃委員,篳路藍縷,功不可沒。1998年開始擔任人文社會學院董事,除了提供教育專業指導之外,也參與護持法鼓大學義賣活動,以及2001年陪同聖嚴師父訪問桃芝颱風南投災區,撫慰災民,深入基層。

老師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美國密蘇里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後研究。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校長、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及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講座教授。老師著作等身,具備多元與創新思維,首開國內「潛在課程」研究之風,倡導「課程美學」,重視引領師生產生深刻的體驗;引進英國之「理念學校」的概念,邀集另類學校、特色學校和創擬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分享理念與實務,突破升學導向的教育型態,是教育政策的實踐家,被尊稱為「寧靜致遠:教育者之師」。

至2014年,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為法鼓文理學院。老師願意鼎助敝人擔任校長,自己擔任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帶領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的開展,深受師生愛戴。

老師很認同本校所提倡「博雅教育」校園文化:「博」學多聞(終身學習),「雅」健生活(身心健康),他常謙稱自己的健康學分沒有修好,因此不得不於2017年夏天辭學群長職務,專心調養身體。

師母盧美貴是幼兒教育界知名的學者,伉儷情深,獨子陳子軒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也在大學任教,可說是教育世家,薪火相傳。如今,陳伯璋老師雖然示現無常迅速之教,但其無私奉獻的無盡願力,引導我們追隨與學習,或許就是無量化身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