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第三十八窟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第38窟(本窟編號根據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與日人長廣敏雄與水野清一)的窟門外西側存有力士一身,窟門上側刊刻吳天恩造像記,字跡風化殘泐難辨。窟內為三壁重龕的設計,西壁與北壁開單龕,龕下有供養人行列;北壁的圓拱龕,龕像主尊為坐佛,西壁的盝頂龕,龕像為倚坐佛,兩側有弟子脇侍。東壁分上下兩層開龕,上層為交腳菩薩盝頂龕,佛龕兩側分上下層造像,上層為倚坐佛,下層為坐佛;下層為坐佛圓拱龕,龕楣南北兩側有立佛浮雕,南側的表現了儒童本生的定光佛授記情節。南壁的東西側都分上中下三層開龕,龕像內容都是佛傳故事,東側從上而下分別是:降伏火龍、三道寶階與鷲佈阿難,西側從上而下則為:降魔成道、初轉法輪與兜率天宮說法。此外,北壁的圓拱龕兩側也有佛傳浮雕,東側為「涅槃圖」浮雕,西側的是「羅睺羅授記」。窟頂為十二方格平綦,中央二格雕刻蓮花,蓮瓣上都有化生童子,蓮花東側雕乘孔雀的天人,西側雕刻乘象天人,四周方格內雕刻伎樂天與飛天。(編撰/范雅竹)